浏览次数:993 日期:2020-07-24
今年夏天最受关注的节目——《乘风破浪的姐姐》,在第二次公演中又给了观众惊喜。
张雨绮、王丽坤和李斯丹妮,一个看起来有些弱的队伍,却以极好的效果完成了一场火力全开的表演,取得了公演的第一名。
这其中最让人惊讶的,是王丽坤。
节目结束后,#王丽坤自信了很多#的话题登上了热搜,有网友感慨她“简直像换了一个人”。
她的改变,是两期队友的反差带来的结果。
第一期表演,王丽坤、王智与伊能静合唱《推开世界的门》,因为唱歌基础不大好,伊能静的指导中不乏穿插着对她唱歌的评价:
“真的不行……实力不够”
“(我们)唱的简直不是一首歌”
“宝贝,你别再唱歌了”
每一句的评价都有一句潜台词——“你不行”。
这样的评价让王丽坤的状态一直不太好,不愿意主动表现自己,唱起歌来也怯生生的,始终不够自信。
第二次公演,她的队友换成了张雨绮和李斯丹妮。
因为表演风格比较陌生,王丽坤有了第一次的“教训”,唱得小心翼翼,但是她每次唱完后,李斯丹妮都会直呼“好帅”“很棒”,甚至会激动地跳起来。
哪怕是一点点的尝试与进步,李斯丹妮也会立马给予支持与鼓励。
在这样的氛围里,王丽坤变得越来越自信,最终在舞台上自信满满,气场全开。
看了王丽坤这两期的不同表现,我突然想起一句老话:
“改变一个人,其实只需要一句话。”
打压的话让人越来越萎靡不振,鼓励的话却能让人时刻充满力量。
打击式交流,真的可以毁了一个人
央视《访谈心理》曾有过这样一期节目,主人公范某已经33岁了,但是她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生活,不工作也不社交,已经在家里呆10年了。
父母苦于这种现状,求助了媒体。
当记者询问范某为何不工作时,她痛苦地回应,自己根本没有办法应对正常的社交与工作。
原来她在成长过程中,受尽了父母的打压,不论她有什么进步或成就,都不会得到该有的支持与鼓励:
做菜被嫌弃难吃;
用心研究的设计会被父母认为没用;
爱好雕刻,被认为是做闲事,“将来是要一事无成的”。
范某在父母十年如一日的打击阴霾中长大,内心越发自卑,不敢尝试新的事物,惧怕和陌生人沟通,渐渐丧失了面对外界的正常能力。
即便读完了大学,也只能每天在家里消极度日、消磨光阴。
而这种现象,绝不仅仅存在于父母和孩子之间,也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
知乎上有一个问题:
“有一个总喜欢打击你的朋友是怎样的体验?”
回答中,有人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她有一个自认为关系很好的朋友,在她尝试新风格的穿搭时,对她说,“我觉得你不适合这个风格。”
她问为什么,朋友毫不客气地回答:“因为你太大只。”
她喜欢音乐,尝试创作了一首歌,分享给朋友,歌曲的第一个小节还没放完,朋友就说:“你写的这是儿歌吧,好难听。”
平时一些小的否定和批评,她都可以说服自己,是朋友为了她着想而提出的意见。
偏偏在最在意的体重问题,和自己认为很擅长的领域,也被双双否定,她万分沮丧,不想再向任何人展示自己。
句句否定,样样批评,打击式交流堪称人际交往的灾难。
它会在无意识间蚕食你的自信,让你陷入无尽的自我否定当中。
但是真正在乎你想法的人,都会在你失落时,给你力量,给予鼓励,让你满血复活,更加自信地面对世界。
远离那些否定你、打击你的人,他们从未真的在意过你的感受。
就像刘同说的那句话:
“一个人在同一种环境里待久了,很容易说服自己就是这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