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次数:767 日期:2021-06-04
本报讯(记者 张慧膑)“这种黑色地膜不用耗费人工去处理,可以像叶片一样融入泥土。”说起全生物降解地膜,育才生态区那受村村民苏祥海连连称赞,这几年,他通过使用可降解地膜,不仅便捷,也能很好地保持土地的肥力。
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是三亚治理农田“白色污染”的重要抓手。2016年5月开始,三亚市南繁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育才生态区那受村驻村第一书记杨小锋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等单位开展可降解地膜的筛选与研发工作。通过工艺配方的选配、田间暴晒试验、深埋试验及栽培试验等,研制出了适合海南90天至120天作物及120天至180天作物使用的全生物降解地膜。
据悉,地膜覆盖具有增温、保墒、保肥、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等作用。不过,传统地膜的原料是人工合成的聚乙烯材料,很难在自然条件下进行光降解和热降解,也不易通过细菌和酶等方式降解。一般情况下,残膜可在土壤中存留上百年,被称为危害土地的“地魔”。而全生物降解地膜是由新型环保可降解材料(PBAT+PLA)通过吹塑工艺制作而成,可利用土壤中微生物和光热氧化作用达到完全降解的目的,最终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国际上公认对环境无任何污染。
杨小锋团队还在那受村应用全生物可降解吊蔓绳,解决藤蔓和果实匍匐在地引起病虫害和物理创伤的问题,既提高作物的种植密度,也能增强株间的通风、透光能力。杨小锋说,在农业产业中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吊蔓绳,不仅是对治理农田传统地膜“白色污染”的精准施策,更是践行了“绿色发展、生态优先”的发展理念。
据统计,2016年至2017年,南繁院在三亚示范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约1000亩;2017年至2018年,该研究院联合省农业科学院在全省推广全生物降解地膜面积近1万亩。